全球第一幅巨幅大熊猫唐卡在成都亮相600余只大熊猫栩栩如生–书画–人民网
原标题:全球榜首幅巨幅大熊猫唐卡在成都露脸 600余只大熊猫绘声绘色由四川省阿坝州文明体育和旅游局策划、40多名阿坝州唐卡大师历经一年创造完结的全球仅有的大熊猫巨幅唐卡——《大熊猫百图唐卡长卷》于11日在四川省图书馆初次露脸,来自各地的观众在此享受了一场“熊猫家乡净土阿坝”的艺术视觉盛宴。据了解,《大熊猫百图唐卡长卷》是以国宝大熊猫为主题、以阿坝州天然人文风情为底色。整幅著作总长172米、高2.6米,画心长142米、高1.6米,长卷中一共制造有600余只大熊猫,代表了到2019年12月全球圈养大熊猫的总数量,是迄今为止我国甚至国际以大熊猫主题制造的规划最大、长度最长、内容最丰厚的唐卡巨著。标题“大熊猫百图唐卡长卷”由著名画家邱笑秋先生题写,题跋由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先生所写,均以红底贴金的传统红唐技法进行逼真展示。整幅长卷主要内容包含十一个部分,分别是:标题题跋、远古走来、神话传说、精灵传奇、走向国际、多彩阿坝、九寨情缘、熊猫家乡、劫后重生、平和使者、熊猫乐土。在制造选材上,著作采用了最纯的西藏天然矿物质颜料和纯金箔制造,依托大熊猫制造了阿坝州的珍稀动物、植物(包含青藏高原特有的山珍、药草和花卉),是一幅阿坝公民与生态天然调和共生的美丽画卷;一幅阿坝公民向国际叙述大熊猫故事的浩繁长卷;一幅关乎大熊猫的宿世此生和未来的鸿篇巨制。国宝大熊猫,国际公认的古生物“活化石”,是生物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唐卡,是国际非物质文明遗产,是藏族最崇高而共同的艺术表现方式。艺术家斗胆打破传统“唐卡”体裁和规制的束缚,学习国画山水长卷的方式,精心构图设色,以写实主义笔法描画故土,表达天然与生命的调和,传递心中的夸姣与诗情意境,借吉利天然之天成,谱调和万物之乐章。此外,在每幅著作前后的距离处,都采用了唐卡中最具代表性的黑唐技法表,将阿坝州十三个县(市)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服饰、风俗和标志性的当地修建、名胜古迹融入其间,以此展示阿坝州源源不绝、丰厚多彩的传统民族文明。在四川省图书馆展厅内,《大熊猫百图唐卡长卷》从入口处缓缓打开,铺满整个展厅,墙便是画,画即为墙。让参观者直接走入画中,走进国宝大熊猫的故事,跟着熊猫畅游“熊猫家乡净土阿坝”天然人文风景。据悉,《大熊猫百图唐卡长卷》在叙述阿坝州与大熊猫的故事的一起,也将作为阿坝州一张靓丽的文明新手刺,承载着“吉利、平和与开展”的任务走向国际、走向未来。展览将继续到10月17日,四面八方的朋友们均可在成都免费参观。(记者 安源) (责编:杜佳妮、鲁婧)